欢迎浏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网站!
新闻资讯
省部要闻
要闻
基层动态
重点资讯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行业动态
媒体报道
在线调查
  • 您最喜欢的省内地质遗迹是哪个?
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岚皋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耀州照金丹霞地质公园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找矿先锋 | 勇担找矿突破重任 沙漠探寻“钨”限可能
来源: 三秦地质 | 作者:郭瑞坤、陈丹 | 时间:2024-12-05 11:27:23 | 人气:

  在广袤的大地之下,隐藏着无尽的奥秘和宝藏,有这样一群勇敢无畏的人,肩负找矿突破的重任,探寻地下的矿藏。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深入分析地质构造,精准解读岩石密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蕴含矿产的线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科技中心“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希勒北西脉石英矿详查”项目团队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展现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砥砺前行、无私奉献的奋进缩影。


  沙漠启程
  2023年8月,项目团队1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荒漠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勘查区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巴丹吉林沙漠深部,常年干旱、风沙肆虐,自然条件极差,加之区内工作程度低、勘查周期紧张、工作任务繁重,如何确保各项勘查手段有序衔接,快速实现找矿突破?这一问题是项目组必须破解的难题。

  由于工区离驻地有几十公里,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厚厚的云层,团队成员们已经收拾好行装,登车出发。工区内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戈壁区,车辆通行困难,团队成员们只能徒步前往,在调查时遇到陡峭的沙丘,需要手脚并用才能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团队作战
  团队负责人张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疼起来连直立行走都十分艰难,但他始终忍受疼痛,迎难而上。团队中还有许多初出茅庐的地质工作者,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向年轻同事传授地质知识,探讨地质难题,他深知,“一个人可能走的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大家在工作中共同沉着应对、科学论证、分类施策,从勘查区外围已知矿(化)点调查入手,逐步了解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建立找矿标志。通过开展1∶2000地形、地质和水工环测量工作,查明脉石英矿体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及开采技术条件。针对脉石英矿体系统开展1∶1000勘探线剖面测量、槽探工程揭露等工作,查明脉石英矿体地表出露数量、规模、产状、有用及有害组分等特征。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针对脉石英矿体开展中深部勘查评价与资源量估算工作。

  就这样,大家迎风沙、战严寒,经过百余天的奋战,如期全面完成了全部野外地质工作。累计完成1∶2000地形、地质和水工环测量各2km2,1∶1000勘探线剖面测量7.95km,实施槽探5433m3、钻探5014m,采集化学样总计465件。

 

  成果丰硕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组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找矿成果。在详查区内共圈定脉石英矿体2条、工业钨矿体3条、钨矿化体8条。其中QK1脉石英矿体沿北西向延伸长920m,沿倾向延伸77~347m,厚1.14~10.71m不等,局部厚达24.34m,SiO2品位91.86%~98.46%,累计获得脉石英矿石推断以上资源量349万吨,达中型矿床规模。WK1钨矿体空间上位于QK1脉石英矿体上下盘,沿北西向延伸长647m,沿倾向延伸50~176m,厚1.00~8.05m不等。主要赋矿岩石为灰绿色蚀变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灰绿色长英质角砾岩,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偶见黑钨矿,其中白钨矿单晶体直径0.5~1.5cm,局部白钨矿晶体达2cm以上。矿石WO3品位0.12%~0.78%,累计获得WO3金属推断以上资源量0.20万吨,取得了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钨矿找矿的新突破,相关成果获各方面高度肯定。

  这次找矿突破既是陕西地调人“勇担使命、无私奉献”的具体实践,也是地质人“三光荣”传统的生动诠释,更是省际合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合作典范。项目取得的找矿成果,为内蒙古阿拉善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钨矿找矿工作重燃希望、提供借鉴,以一域之光为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