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网站!
文化天地
地学动态
地调风采
行业精神
在线调查
  • 您最喜欢的省内地质遗迹是哪个?
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岚皋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
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耀州照金丹霞地质公园
地学动态
《汉中天坑群》|岩溶地貌的“沧海遗珠”
来源: 三秦地质 | 作者:周欣姝 | 时间:2020-05-08 17:40:59 | 人气:

  前几日,“三秦地质”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即《汉中天坑群——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相信各位读者朋友已经多少领略到汉中天坑群的景观之壮阔与价值之珍贵。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讲述天坑的故事... ...

  大自然的雕刻艺术——岩溶地貌

  我国领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在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都有碳酸盐岩沉积,这些可溶岩不仅本身的岩性、结构构造有差异,而且在形成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地壳变动,露出地表后又处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之下,形成了变化万千、类型众多的岩溶形态,诸如地表峰林、峰丛地貌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岩溶景观,以及地下琳琅满目的溶洞奇景,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内外营力在千百万年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极为珍贵的自然遗产。

  岩溶之神作——天坑

  天坑作为岩溶地貌中最为稀有罕见,并兼具旅游价值的一类地貌景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研究团队历时近二十年,对于天坑的科学含义、等级划分、成因类型和形成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学术报道,使得“天坑”一词,成为继“石林”“峰林”“峰丛”之后第4个来自中国的岩溶专业术语。但全球天坑数量一直停留在百来个左右,难免落入“漏斗特例”的说辞。很多学者坚持认为天坑的发现和科学定义时间较短,天坑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天坑的形态和分类等诸多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认识尚未达成一致。

  汉中天坑群横空出世

  2016年底,汉中天坑群横空出世,在我国地理版图的核心地带——汉中地区,发现了54个天坑,不仅让全球天坑家族壮大,更重要的是把我国天坑的分布北界扩展到了北纬32°,填补了世界岩溶地质研究空白,更因其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经网络传播在全球引起了天坑热。陕西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因此授予汉中市人民政府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

  天悬天坑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联合中外地质、地理和探险工作者,几年来对汉中天坑群多次调查、科考和探测,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天坑的了解和认识,也使得天坑作为一种岩溶地貌类型在学术界争议的空间愈来愈小,最终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已成为可能。

  地洞河钟乳石

  开阔的地理分布

  汉中天坑群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阶梯——秦岭大巴山亚高山区,主要集中发育在米仓山北侧的宁强铁锁关—牟家坝—峡口—下高川一线以南的主分水岭地带,自东向西在南郑小南海、镇巴三元镇、西乡骆家坝、宁强禅家岩一线形成东西长200km,南北宽约10~110km的汉中天坑群岩溶地貌区,总面积达到1400平方千米,其中4个天坑群的核心分布区面积约230平方千米。在牧马河流域、玉带河流域以及冷水河流域均可看到典型的岩溶地貌,除天坑外,常见的还有溶洞、峰丛、洼地、峡谷、地缝、石芽、石林、漏斗、湖泊、干谷、盲谷、落水洞、泉等岩溶地貌景观。

 

  优渥的地理条件

  汉中天坑群主体位于我国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湿润半湿润亚热带—温带岩溶、干旱半干旱温带岩溶和高原—高山岩溶四大岩溶地貌区交汇部位,岩溶水文系统完整、典型,天坑系崩塌及冲蚀成因或两者兼具,岩溶地貌类型发育齐全。新发现了舟山眼镜蛇、十大功劳、城口马蓝等陕西新物种和红白鼯鼠、红豆杉、山白树等国家濒危珍稀动植物。溶洞中保留的大量古地下河堆积物和次生化学沉积物,对中国南北方乃至全球古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后记

  汉中天坑群是世界岩溶地质遗迹的天然博物馆,具备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资源禀赋,不但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岩溶地质调查研究的空白,同时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对全域旅游国家战略实施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实现对汉中天坑群的认知及实践,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工作者依托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科技合作平台,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调查的专题工作,最终从系统理论方法和科学保护利用出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构建汉中天坑群包括生态经济价值、生态社会价值、生态人文价值的多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