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至8日,汉中天坑群第九次国际联合科考技术研讨会在汉中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近100人参加了会议。7日考察宁强地洞河天坑,8日召开技术研讨会。“名家对话”环节,主持人邀请作者以旅游规划者的视角讲评汉中天坑群资源品质和开发价值,以下是作者的发言实录:
△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我连续3年参加汉中天坑考察技术研讨会,根据野外考察、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发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我认为汉中天坑群旅游资源特色可以用5个字概括:
一是“大”。首先是天坑、溶洞的分布范围大。东起镇巴县,西至宁强县,100×200公里范围内溶洞较为发育;其次是溶洞发育的体系庞大。洞中有洞,洞洞相连,重床叠屋,各具特色。已探明的天星岩地下河洞穴系统长达14347米,是我国北方省份最长的洞穴系统;三是溶洞发育形成的厅大、水大。昨天考察的地洞河天坑溶洞长4公里,其中100×100米左右的厅就有3、4个,流水哗哗作响,暗河深不见底;四是洞穴分布的海拔跨度大。有的洞穴口上下高差达400~500米。
二是“多”。天坑群岩溶类型全,数量多,规模大,是动态地貌过程的自然博物馆,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天坑群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天坑、洞穴,还有风景河段、峡谷、森林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活动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中国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汉中天坑群分布范围就有8个主类20多个亚类。
三是“密”。密集的密。汉中天坑群已认定的天坑54处,其中超级天坑2处、大型天坑7处、常规天坑45处,包括竖井、漏斗、溶石芽、石林、峰丛、洼地、落水洞、峡谷、地缝、湖泊,地下河等,多达473处,如此密集,实属罕见。
四是“奇”。奇特的奇。天坑、暗河、溶洞等不仅深,且长。其形状、其姿态、其走向、其流量、其高阔等都别具特色,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狭窄、忽开阔,忽平稳、忽颠斜,左缝右隙,上下回旋,石巨巨如山,流薄薄如纱,飞瀑泻顶,急流雷霆,如处龙宫,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基于以上体验,作者认为,汉中天坑群应属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或许有人质疑,你凭什么说该天坑群具有“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品质?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一处景点,假如他足以在世界上炫耀,那么,他就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他足以在全国炫耀,那么,他就是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尽管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有所规定,但我觉得这个方法简单而管用。
关于旅游开发规划,我谈以下几点建议:
△汉中天坑群:地洞河地下廊道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张远海PPT.
一是高起点规划。高起点规划,不是一句空话。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线路组织、旅游基础设施布局等,都应该按照国家级、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去对待;其次是指旅游规划团队素质要高,应该有国家级、世界级的团队参与;再就是旅游规划的理念要新,应符合时代潮流。
二是大视野谋划。应着眼于全国旅游网络布局,使景区与大西安、大成都、大重庆都市圈形成联动,小尺度范围也应与汉中周边的龙头山景区、黎平景区、秦岭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群,以及秦岭国家公园等统筹考虑,以宽阔的视野去审视旅游市场。
三是全要素筹划。旅游产品谱系规划设计,应按照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内在要求去安排,也可以按照旅游行业经常所说的旅游产品要有“12头”或“20头”去考虑,即,旅游景区要:有看头、有听头、有吃头、有说头……、有回头等等。有些旅游景区虽已开发建设,但不怎么盈利,问题就出在旅游产品的要素设计不够齐全,产品花色比较单一。
四是可持续策划。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应在全面调查、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天坑溶洞资源进行排序,形成梯次开发的思路。决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结合周边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港,以及用地条件等,形成重点资源优先开发的思路。
由于时间关系,就谈这些,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end--
汉中天坑群部分图片展示
△ 已探明天星岩地下河洞穴系统长14347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长的洞穴系统。
△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平面图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 汉中天坑群:宁强地洞河天坑 唐力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黑窝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地洞河玉龙大厅钟乳石景观 张远海PPT.
△汉中天坑群:地洞河溶洞 唐力供图
△汉中天坑群:伯牛坑地下河 张远海PPT.
△汉中天坑群:观音洞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汉中天坑群:双漩窝天坑 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供图
△开发设想:张远海PPT.
△开发设想:张远海PPT.
△开发设想:张远海PPT.
△开发设想:张远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