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深入秦岭现场教学 野外实践引聚合力
来源: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科技中心  作者: 周欣姝  时间: 2023-04-04

  正是一年春好处,莫负人间好时光。在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好时节,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三个年”活动部署及院党委“三个年”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升项目质效,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3月25至26日,省地调院科技中心开展了“凝心聚魂,不负韶华,探寻自然之旅”秦岭地区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活动。省地调院财务处、科技中心4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此次活动,邀请省地调院教授级高工王北颖全程讲解。
  观展厅,了解全省基础地质概况
  实践教学第一站是陕西省基础地质野外示范基地,参加培训人员先后参观了综合厅、岩矿标本、地质灾害、自然资源等展厅,集体观看了《地球的演化史》科普视频,聆听了《陕西地质》专题讲座,通过三维动画还原地貌模型、岩石标本展示矿石特征、讲解地学知识等形式,深入学习了全省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等相关知识。大家尽情徜徉在地学世界中,通过与基地技术人员深入交流及专家现场答疑解惑,进一步丰富了地质理论知识,强化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应用的能力。
  察地貌,学习基本地质构造作用
  阳春三月,远山含黛。大家在商洛211县道公路旁实地观察和学习了古近系圂囵山组陆相沉积岩地层的岩性及其形成的丹霞地貌构造特征。现场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岩层韵律、颜色和层间构造等特征,了解河流相-河口三角洲相沉积构造。通过触摸亿万年前的沉积岩层,详细观察其因搬运、压实和风化等作用塑造而成的纹理脉络,深切感悟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来的无限魅力。
  辨岩石,感知岩体成因机理
  在金堆城矿区一带,参加培训人员实地学习了中生代老牛山花岗岩体、中元古界长城系高山河群石英砂岩、中元古代蓟县系官道口群白云岩和上元古界南华-震旦系罗圈组冰碛岩的主要岩性特征、结构构造等基本知识。大家认真聆听专家讲解,细致观察岩石样本,用真切的野外实践巩固了理论知识。大家还考察了金堆城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露天矿开采情况,现场聆听专家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构造、含矿热液及交代蚀变等方面进行的详细讲解,大家学习热情高涨,仔细记录,收获颇丰。
  探实地,明晰典型地灾类别
  陕西省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了解其孕灾环境和成灾机理对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至关重要。参加培训人员在北宽坪一带沿途考察了秦岭岩群高级变质岩、宽坪岩群浅变质岩、古近系地质灾害点等内容。在地质灾害点上,专家从滑坡类型、基本要素、诱发因素、滑坡形态和承灾体调查评估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丰富了大家野外识灾、辩灾和防灾知识,有效提升了全员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开展此次野外地质实践教学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掌握了相关基本地质知识和工作方法,为今后地质调查项目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教学活动因地制宜、生动有趣,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实践性、启示性的知识盛宴,今后定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真知,助力地质调查事业转型发展,切实为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