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撑国家战略与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省地调院科技中心承担了新疆和静县湖勒哈其北钴镍矿等6个探矿权勘查项目。科技中心的地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祖国边疆大地的宽广,用汗水叩问岩石矿物的秘密,他们攀援在岩壁上的身影,恰是这个时代最硬核的青春注脚。地质找矿工作,从来不是浪漫的诗歌,而是以勇气为盾、以科学为矛的壮丽远征。
与峭壁共舞:刀脊山梁上的极限挑战
荒野自有其獠牙,项目工作区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地形切割强烈,构成了地质勘查者的特殊舞台。壁立千仞的大理岩地区,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供手脚攀附的裂隙或凸起;看似嶙峋多棱的片岩地区,那些薄如刀刃的片理或凸棱,却可能在受力时骤然剥落。每一步前行都需绷紧神经,在大理岩的“圆滑”与片岩的“脆弱”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点。除此之外,狼踪偶现,毒蛇隐于乱石之间,潜在的风险无处不在。然而,为国寻矿,何惧山高水长,地质队员们如拓荒者般,一手持地质锤敲开岩层尘封的记忆,一手握取样袋收集大地无声的化学密语,地质填图与化探采样双线并进,如同在未知的巨幅拼图上同时摸索多个关键碎片。
与时间赛跑:血汗浇筑的地质坐标
七八月时节,上游冻土与冰川消融,导致河道水流暴涨,湍急水流如无形壁垒,令采样工作步履维艰。因此时间紧如拉满的弓弦,队员们晨披星而出,暮戴月而归,每日的征程始于陡峭岩壁的攀爬,终于冰冷刺骨河流的横渡,近十二小时的山野鏖战,汗水浸透地质服,荆棘在手臂划下无声印记。然而,当夕阳为山脊镀上金边,填满数据的地质记录本和满载样品的地质包沉甸甸地压上肩头,队员们疲惫的脸上唯有坚毅与信念在无声燃烧。
成果与展望:
目前,团队已完成新疆和静县胡勒哈其北钴镍矿勘查南部区域化探扫面及地质测量工作,新发现铜矿化线索10余处。